2021年5月31日 点击人次: 211
编者按:
“志不求易者成,事不避难者进。”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石油大学(北京)克拉玛依校区毕业生回信,肯定他们到边疆基层工作的选择,并寄语广大高校毕业生志存高远、脚踏实地,不畏艰难险阻,勇担时代使命,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,为党、为祖国、为人民多作贡献。今天介绍的毕业生胡志洋,坚持内心的宁静,坚定自己热爱的事业,在教师岗位上领悟育人的真谛,在追寻中让生命不断焕发出新的光彩。
胡志洋,豫章师范学院2018届“优秀毕业生”及“实习标兵”。在校期间任美术系学生会就业服务部部长、校摄影协会创始人兼社长等,曾获2018《中国当代大学生艺术作品年鉴》银奖及优秀奖、校优秀学生干部、德才一等奖学金、优秀团员等三十余项荣誉。2018年9月进入豫章师范学院附属小学工作,现为南昌经开区教文体办中小学书法教研员、豫章师院附小总务处主任。
静能生定 定能生慧
2013年9月,胡志洋进入豫章师范学院美术系学习,这是他多年来仰慕的艺术大师——傅抱石的母校。进校时,辅导员对他们说:“进入师范院校,希望你们能真正懂得‘师范’二字的含义——学高为师,身正为范。”胡志洋牢牢记住了辅导员老师的话,并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这一理念。在学校里,他努力学习并踊跃参与各项比赛,不断挑战自我,在书法、绘画、摄影、体育等各方面频繁收获奖项。他创立的个人微信公众号“崇鑫艺术”致力于传播书法文化,得到了不少读者的喜爱。
2018年9月,胡志洋考入豫章师范学院附属小学,担任书法老师。胡志洋四岁开始练习书法,至今已有二十年。有时,为了创作一幅满意的作品,他愿意花上七天时间。先是构思,再是练习。一如著名画家李苦禅先生所说:“废画三千”,一幅满意的作品的背后也许有数千次的失败。艺术的唯一性和个性化,注定每个人的作品都是独特的。在创作的过程中,会有许多人不赞同自己的审美观点但仍需继续坚持,这是一个艰辛的过程。毕业之后,他分管学校的后勤事务,空闲时间很少,但他总是挤出时间来进行书法练习和创作。在此期间,他思考的不仅是写好字这么简单,而是由此及彼,在书法中进行对人生的思考。
在书法课上,他将枯燥的课堂教学变为知识的海洋,不仅教会学生一笔一划写好字,更让学生从书法艺术中汲取优秀传统文化的营养,用国学经典提升学生涵养。有人问他:“教书是一件事,写字是一件事,画画又是另外一件事,这算下来就三件事了,你做的是哪一件事呢?”他回答:“我都做。因为把每一件事都做得尽善尽美,这本身就是一件事。”这些年来他给自己取了许多别号,如怀古草堂主人、望云斋主、崇一等等。这些别号可以让他回忆起那时创作的心境,也见证了他创作水平的提升与境界的提高。
“很少有人知道摄影人背后的甜酸苦辣,有时候很无奈,更多的是期盼,期待自己的好作品来得快一些。”他热爱摄影,经常独自一人提着一台单反相机在街边取景,有时走一下午却只能拍到两三张满意的照片。为了拍出好照片,上山下水、爬树卧地是常有的。在他心里,摄影代表着“瞬间的永恒”,他希望用自己的一份坚持、一份激情和一份守候留住这种“永恒”!这样的呈现也让他得到了一种创造的成就与收获的喜悦。“现在、以后、以后的以后,我都会继续探索下去。”胡志洋说着,眼里有着闪烁的光芒。
恪尽职守 负重致远
2020年春节,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打乱了学校正常的教学和生活,学校第一时间制定疫情防控方案,作为附小的中层干部,他担任了学校疫情防控总联络员和应急处置组组长。为了摸排湖北籍学生、准确掌握学生信息,他只身前往学校查找并记录学生家庭住址。那是疫情爆发以来他第一次开车出门,在他家五公里范围内就有近四十例新冠确诊病例。马路上空无一人,原本二十分钟的车程,被他十分钟跑完了。后经各班主任协调,通过家长接龙、扫码轨迹信息等方式,他又记录了疫情爆发以来学生家庭成员十四日之内去过的具体地区,进一步进行排查。他提到:“这个排查的过程,其实是心惊胆战的,因为不知道学生们具体去过哪里。最终结果出来,三名学生先后去了湖北,庆幸的是无一确诊。”
“疫情就是命令,防控就是责任。用自己的力量为此次疫情防控贡献一份力量。”疫情期间他几乎每天值守在学校,中午只能吃泡面,一吃就是四个月。疫情期间他代表学校去区里领取防控物资,累积口罩八千余个,大桶消毒液一百七十五升,瓶装消毒液一百二十瓶,免洗手液两百三十瓶,测温枪二十五把,防护服等若干套。尽管工作很辛苦,但他丝毫没有抱怨,用实际行动坚守战“疫”。复学后,他负责采购百米隔离墩、设立临时健康观察点帐篷、粘贴黑黄一米线等等。除了常规的防控工作,他还对学校固定资产进行盘点,对一万元以上重大资金支出进行自查。对于一名滞留湖北的学生,他每日固定两次询问学生家庭成员体温、身体状况等,保障学生的生命安全与健康。他为遏制疫情扩散蔓延、保障学校疫情防控工作的展开与实施作出了重要贡献。
在防控疫情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,胡志洋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,毅然加入抗疫前线的队伍,展现了新时代青年勇于担当、甘于奉献的精神风貌,成为了学生的标榜。对于此次参加学校疫情防控的感悟,他笑着说:“我所做的这些都是分内之事,为了学校师生的后勤安全与保障,这些都不算什么。”
在防控疫情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,胡志洋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,毅然加入抗疫前线的队伍,展现了新时代青年勇于担当、甘于奉献的精神风貌,成为了学生的标榜。对于此次参加学校疫情防控的感悟,他笑着说:“我所做的这些都是分内之事,为了学校师生的后勤安全与保障,这些都不算什么。”
奋发学习 臻于至善
2020年下半年,他被任命为经开区教办教研室书法教研员,十月在附小组织了一堂书法展示课和一场书法教学讲座,赢得了一致好评。在讲座中,他分享了十点关于“书法教师的教”让大家受益匪浅。
对于书法的教学,胡志洋提出了自己的观点:“小学的书法教学不同于高校书法教学。对于小学生的要求,不单单是写好字这么简单,我们更多的是要耐心引导学生,锻炼他们对于汉字的敏锐力,形成一种对书法的审美。”
2020年暑假期间,他招募了八名有基础且热爱书法的学生,在校开设了第一期以他的书斋命名的“望云斋”书法公益课堂。每周两节课,全程不收取任何费用。在此期间,孩子们深深地感受到了书法的魅力以及带给他们自身的改变,如提升专注力、改善自身的书写习惯等等。学习期间,孩子们经常拿着自己的作品,自豪地说:“胡老师您看看我的作品吧!”胡志洋每次都会给予他们鼓励,同时也收藏了几幅作品在书法教室永久陈列,让全校的学生有机会来参观。从始至终,他对这所学校的学生都怀有一种特殊的情感。在母校时他沐浴着师恩,在附小他将这些教诲传递给学生,或许这就是一种薪火相传吧!
“在历史的天空下,我们做好自己就行,不去想着自己什么时候能出名,字画能卖多少钱,而是要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、提升自己的艺术修养。最重要的一点,我们要学会感受生活,这样就很好了!”除了区里的教研任务外,胡志洋也十分注重自身的业务成长。他撰写的论文《线条感的浸入在小学低段书法教学中的微探》和《小学阶段书法策略探索》先后发表于省级刊物《教研周刊》和国家级刊物《中国教师》。
“君子得其时则驾,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。”胡志洋身体力行,言传身教,让教师的光辉像阳光一样,照亮了孩子们未来的路!
结语:“匠心,就是在重复的岁月里对得起每一寸光阴。”胡志洋用艺术搭建了一座向善的桥梁,让学生不仅仅得到美的陶冶,更重要的是唤起其内心深处对美的追求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,唤起对山河大地、对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的敬爱和对生命的人文关怀。